适用人群
农户; 新型职业农民; 农技员; 种养大户; 家庭农场; 农业专家; 学者; 在校学生; 农企人员; 合作社成员; 农业基地生产者; 返乡涉农创业者; 农业示范园区成员; 其他
课程简介
貉子原本是一种抗寒的野生动物,长得跟狐狸很像,但是个头比狐狸小,上世纪20年代的前苏联,人们开始对它进行人工养殖,后来引进到中国,得到快速发展,它的赚钱法宝就是皮毛。近几年,皮毛市场起伏不定,几家欢喜几家愁,但是在河北昌黎县,这里的养殖户受到市场的影响却并不大,记者对此一探究竟。位于山海关附近的河北省昌黎县,在地域和气候上,却恰好集中了华北和东北的特点,这里生长的貉子个体适中,皮毛不厚不薄,商品性非常强,在皮毛产业的三大品种中,貉的养殖量占了全县的90%左右,成为全国最大的养貉专业基地。在这里交易的品种,也大多以貉产品为主。和貂狐相比,貉的性格是最温顺的,也最好养,因此才成为养殖户又喜爱又好养的的品种之一,每年2月份养殖给现有的母貉配种,到5月份,一只母貉就可以生下5-7只小貉,这些小貉再养六七个月就可以出售了,这期间所需要成本主要是貉子的饲料,一只貉子从出生到销售,大概需要吃100多斤的玉米,加上豆面鱼粉和蔬菜,成本大概200多元。今年的价格略低于去年,每张皮的价格:灰色的大约300元一张,白色的大约700元一张,这是因为消费者更倾向于可以染色的白色皮毛。每年到五月份貉子会脱绒,到了貉子脱绒的时候,养殖户就会用小钉耙把貉绒薅下来,卖给收购企业,价格应该是在200多元一斤,一只貉子大概能产二两绒。在市场上,这样一件貉绒衫的价格是300多元,一只貉子可以因此获得40元的收益。据了解,貉子养殖水平目前已经很成熟,尽管价格降到400元左右,但是昌黎的养殖户还是可以赚到钱,目前全县貉子养殖量达到了1300多万只,创产值35亿万元。作为时尚的象征,皮草消费逐渐趋于简单的装饰和点缀,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,而刚开发出来的貉绒产品对于养殖户而言,更是利好消息,毕竟成熟的市场,才能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。
讨论区
欢迎进入学习讨论区,你可以与本课程的老师和学员在这里交流课程相关内容,分享自己的经验及做法。注意:1.发起讨论:针对课程内容,发起具体问题进行交流(问题可以适当扩展延伸);2.讨论回复:根据讨论问题进行回复,切忌答非所问。欢迎积极发言讨论,杜绝广告,请大家共同维护一个包容、积极、相互支持的交流氛围,谢谢。
胡晓莹
fjshuic053
谢晟
李军华
黄莉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