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用人群
农户; 新型职业农民; 农技员; 种养大户; 家庭农场; 农业专家; 学者; 在校学生; 农企人员; 合作社成员; 农业基地生产者; 返乡涉农创业者; 农业示范园区成员; 其他
课程简介
四川省的什邡市马井镇是当地有名的"菜篮子",全镇蔬菜种植面积有45000多亩,年产量13万吨。不久前,记者在当地采访时,菜农却反映,现在种菜就像在"赌博",这一季的莴笋、芹菜、蒜薹,他们就赌输了。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与马井镇相邻的彭州市三界镇,不仅仅是莴笋,当地农民种植的蒜薹、芹菜、莲花白等蔬菜也是在短短两个月之内,经历了"过山车"似的价格波动。导致当地蔬菜价格的急转直下的原因,由于今年初气温升高,蔬菜集中上市,只是造成价格低迷的一部分原因,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在整个蔬菜生产、流通环节信息不畅、盲目生产所致。合作社会根据经验和采购商反馈的信息,对种植品种和规模,进行适度的调节。但千家万户的种植散户,很难有渠道获得外面的市场信息。而对于市场的收益,菜农们感觉更像在是"赌博",往往种得好不如卖得好。 而在市场"赌博"的并不只有单个的农民,当地的蔬菜种植合作社有时也不例外。目前在我国,网上发布农产品价格信息的部门有农业部、发改委、商务部和新华社,在加上众多的地方网站和商业网站,可以说信息量非常大。但合作社在实际经营中,却普遍反映他们依然面临着信息滞后、信息不准的难题。靠这样的信息进入市场,无异于一场"赌博"。因此,一些合作社和农产品经纪人更多还是向上级采购商获取信息。近些年,农产品遭遇价格"跳水",乃至卖难的情况并不鲜见,有的是区域性的,有的是全局性的,这其中,既有气候原因,也有市场原因。而在世界上一些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,这样的问题也再所难免。在我国,农业生产更多的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。李国祥研究员认为信息是一把双刃剑,即使是一条准确的信息,如果生产没有计划,就可能成为无效信息,造成某种农产品的价格大起大落。因此,只有加快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,才能让信息发挥最大的作用。同时,政府应该加大一定的投入,与大型批发市场联合,拓展市场的服务功能,而非纯粹的交易场所。
讨论区
欢迎进入学习讨论区,你可以与本课程的老师和学员在这里交流课程相关内容,分享自己的经验及做法。注意:1.发起讨论:针对课程内容,发起具体问题进行交流(问题可以适当扩展延伸);2.讨论回复:根据讨论问题进行回复,切忌答非所问。欢迎积极发言讨论,杜绝广告,请大家共同维护一个包容、积极、相互支持的交流氛围,谢谢。
韦永菊
张敏敏
林翠连
周艳华
杨丽霞